配资客户:股票配资体验-科创板IPO跑出“加速度” 摩尔线程11月24日启动申购

  11月24日 ,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启动申购 。摩尔线程IPO自2025年6月30日获受理,至11月13日注册生效,仅用时136天。

  上交所官网显示 ,近一个月来,共有5家公司在科创板IPO注册生效,从受理到注册生效平均用时154天。

  受访专家对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表示 ,在资本市场制度完善和政策导向共同作用下 ,近期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IPO审核进程明显提速,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持续深化 。

  专家认为,在“十五五”时期 ,科创板将承担起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枢纽、产业链协同平台 、长期资本引导器、制度创新试验田等四大功能,成为支撑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本市场载体。

  科创板IPO审核提速

  近一个月内,昂瑞微、优迅股份 、摩尔线程、健信超导、沐曦股份等5家公司科创板IPO相继获准注册。5家公司皆于2025年上半年获受理 ,从上交所受理,到证监会批复同意注册,平均用时154天 。其中 ,优迅股份 、摩尔线程 、沐曦股份用时分别仅有120天、122天、136天 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快速注册生效的5家公司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 ”企业或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,拥有较高的“含科量” ,行业地位也颇为重要。

  例如,招股书(注册稿)显示,优迅股份是国内光通信电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;健信超导是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;摩尔线程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,有力推动了我国GPU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;沐曦股份是国内高性能通用GPU产品的主要领军企业之一 ,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上同类型高端处理器的水平,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。

  “从近期市场动态来看,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IPO审核进程明显提速 。”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对记者表示 ,多家企业从受理到注册生效的时间大幅缩短,审核效率显著提升。

  “真正符合硬科技定位 、信息披露和规范性较好的企业,其IPO审核节奏明显加快。 ”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于耀强调 ,这一轮IPO审核节奏的“加速度”,是建立在更精准筛选和更严格监管基础上的“结构性提速”,是有选择、有方向地提升效率 。

  叶小杰认为 ,提速并非偶然,是科创板推出“1+6 ”改革、IPO预先审阅机制等举措,进而优化流程 、简化环节实现的。同时 ,监管层对硬科技企业的优先支持政策,如设立绿色通道和快速响应机制,进一步加速了符合条件的企业的上市进程。

  “这种变化不仅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服务效率 ,还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,鼓励更多创新型企业借助科创板满足融资需求 。 ”叶小杰进而表示,从宏观角度看,IPO提速有助于缓解硬科技企业的资金压力 ,推动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,从而强化国家在关键领域的科技实力。

  政策导向更加明确

  专家认为,科创板IPO审核提速的背后 ,是通过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越来越明确、越来越强化。

  10月31日,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《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〉辅导读本》上发表署名文章 。吴清在文章中指出:“创新始于科技、兴于产业 、成于资本,活跃、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正日益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。”

  吴清同时强调 ,以资本市场为枢纽,加快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生态,更好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独特作用 ,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,稳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

  今年6月18日 ,吴清在“2025陆家嘴论坛”上也曾指出 ,近年来,创新始于科技 、兴于产业、成于资本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。“在新的形势下,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、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 ,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。 ”吴清表示。

  “监管层推动硬科技企业科创板IPO审核提速,其核心是围绕国家战略与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深度衔接。”叶小杰认为 。

  具体而言,从国家层面看 ,“十五五”时期将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”作为核心目标之一,而硬科技企业正是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 、“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”的一支关键力量。

  “科创板IPO审核提速 ,能让这些企业尽早获得融资支持,将资本快速转化为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,避免因资金短缺延误技术攻关进程。 ”叶小杰解释道 。

  从资本市场层面看 ,这是在强化“精准支持”的定位,即通过缩短审核周期 、优化制度适配性(如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),让科创板真正成为硬科技企业的“首选上市地” ,而非境外市场的备选 ,防止优质科技资源外流。

  “同时,这也引导市场资本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价值投资,推动‘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’形成良性循环 ,让资本市场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‘助推器’。 ”叶小杰如是表示 。

  “IPO审核提速不是为了增加几家上市公司,而是要让那些承担国家科技攻关、产业链安全任务的硬科技企业,更快获得资本补给 ,加速其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与全球竞争。”于耀表示。

  不仅如此,于耀认为,“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、适应性”已成为既定的重要政策目标导向 。今年6月推出的科创板“1+6 ”改革 ,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,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,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,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,都是提高制度包容性 、适应性的具体落地措施。而这些措施落地也会促使优质硬科技企业IPO项目筛得更准、走得更快。

  赋能“十五五 ”科技创新

  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中,有46次提到“科技” ,12次提到“科技创新” ,明确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。

  “科创板恰恰具备‘服务硬科技、支撑产业化 、推动资本化’的三重特质 。 ”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运森表示 ,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、红筹企业及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,通过注册制下的市场化定价、严格的信息披露和持续监管,为高研发强度企业提供了直通资本市场的通道 ,同时也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了桥梁。

  叶小杰则表示,“十五五”时期,科创板将承担起四大独特功能 ,成为支撑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本市场载体。

  一是“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枢纽”功能 。科创板不仅能为企业提供IPO初期资金,更能通过“轻资产 、高研发 ”再融资、产业并购重组等工具,覆盖从核心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阶段 ,解决硬科技企业“研发投入持续高、回收周期长”的资金痛点。

  二是“产业链协同平台”功能。科创板可以通过聚集同一领域上下游企业,促进技术共享 、资源整合,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集群 ,破解产业链分散、协同不足的问题 。

  三是“长期资本引导器 ”功能。通过科创成长层、约定限售等制度 ,吸引耐心资本入场,匹配硬科技企业长周期发展需求,避免短期资本对研发节奏的干扰。

  四是“制度创新试验田”功能 。叶小杰表示 ,科创板持续探索如第五套标准扩容 、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等机制,为全市场改革积累经验,同时通过强化信息披露与风险标识 ,平衡创新支持与投资者保护,最终助力国家从“科技大国”向“科技强国 ”转型。

  “科创板不是所有科技公司的简单集合,而是重点聚集在集成电路 、高端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 、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、原创成果和产业带动能力的企业 ,让最能代表中国科技硬实力的一批公司在这里集聚、融资和壮大。”于耀如是强调 。

你可能想看:

上一篇:股票配资网址:股票十倍杠杆平台-储能狂飙下的价格博弈:碳酸锂10万元/吨关键位受压制
下一篇:北京股票配资网: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-储能“出海加速度”跑出20倍大牛股:揭秘一众厂商背后掌握的“财富密码”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